融资融券需求激增 券商授信将大幅扩容加码 券商目前实际融出资金和向客户批准的信用额度之间的比例约为1/3-1/2。按此比例粗略计算,目前首批试点券商向客户审批的信用额度已达到30亿元-60亿元,部分第二批试点券商向客户审批的信用额度也已突破30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 李东亮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深圳某券商近期已大幅提升其融资融券信用额度,由30亿元飙升至60亿元,提升幅度达100%。上述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该公司向客户审批的信用额度已超过30亿元,公司管理层十分看好该项业务前景,因此将公司的信用额度大幅提升一倍。
实际上,除上述券商外,多家两融授信额度在50亿元以下的券商都面临着提升信用额度、以适应客户信用交易需求激增的问题。
沪深交易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达170.85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69.77亿元。而根据深交所公布的2月末深市会员信用交易市场份额粗略估算,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和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实际融出的资金已超过20亿元,国泰君安证券、广发证券 (000776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招商证券 (60099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和光大证券 (60178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实际融出的资金已达到15亿元左右,华泰证券 (60168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国信证券和申银万国证券实际融出的资金约为10亿元。
记者调查发现,券商目前实际融出资金和向客户批准的信用额度之间的比例约为1/3-1/2。按此比例粗略计算,目前首批试点券商向客户审批的信用额度已达到30亿元-60亿元,招商证券等融资融券业务开展顺利的部分第二批试点券商向客户审批的信用额度也已突破30亿元。
不过,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等4家上市券商在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之初获得董事会审批的额度分别为120亿元、80亿元、50亿元和50亿元。因此,短期内上述4家上市券商尚不存在提升公司授信额度的迫切需要。但国信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2家非上市券商向客户授信的最大额度分别仅为30亿元和40亿元。其中,国泰君安证券授信额度中的30亿元为融资额度,10亿元为融券额度。“非上市券商净资本与上市券商存在差距是主因。”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未来融资融券券种范围扩大及投资者门槛降低后,该项业务突飞猛进的概率较大,30亿元的授信额度显然将无法满足自身客户的需求,作为非上市券商,长期来看融资融券业务仍受制于净资本的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转融通业务有望在年内推出,届时上述非上市券商净资本不足的难题将迎刃而解,券商可以通过转融通业务向证券金融公司融入资本,以拓展融资融券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