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青岛)经济开发区一、自然地理位置
曹县(青岛)工业园区是曹县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山东省人民政
府批准的经济开发区。曹县(青岛)工业园区位于曹县县城北部的黄金地段,总面
积30平方公里,园区按照功能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工业区划分为食品
加工、木材加工、纺织、机械电子、高新技术、精细化工等六个工业区。2002年8月
曹县(青岛)工业园区正式启动,2005年底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
二、基础设施
目前,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6亿元,通车里程28千米,架设高压电网8千米,埋设通
讯管道4千米,铺设供排水管道4千米,安装路灯260盏,移动、网通、有线电视覆盖
率达100%。园区道路、供电、供水、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起步区基
本达到"五通一平"。
三、资源优势
1、煤田资源、曹县煤田位于山东省曹县、定陶、牡丹区,总储量约30亿吨,
潜在经济价值15000亿元,其中80%位于曹县境内,是山东省新的重要煤炭开发
后备基地,也是华东地区最后一块优质整装煤田。曹县煤田主要为焦煤和1/3
焦煤,主要特点是:一是煤层厚,厚度最厚达9米,平均厚7米多,适合机械化
开采;二是煤质好,煤类为国内外稀缺的优质炼焦用煤,价格是普通煤的1.5-
2倍;三是整装煤田,储量大。
其它矿产资源
已探明石油、煤层气储量分别为1亿吨和426亿立方米;磁铁矿、地热储量丰
富,开发潜力巨大。
2、水源丰富、供水能力充足。曹县是黄河水进入山东的第一站,黄河水通过
引黄工程进入南部的太行堤水库后直接入城,曹县属黄河冲积平原,蓄水能力
较强,地上地下水源丰富,在北方属丰水地区,工业用水价格为1.1元/M3。
3、电力供应充足,价格低廉。曹县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
座,35千伏变电站15座,高低压线路4000公里,由全国最好的电网--山东电网
直接供电,电力充足、安全可靠,工业用电为0.53元/度,园区自备电厂建成
后,供电价格为0.45元/度。
4、通讯及网络设施完善。移动通讯网络实现了无缝覆盖。全县电话总量达到
20万门。城区全部完成互联宽带网建设。
5、交通。曹县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承东启西,通南贯北,是豫、皖、苏通
往山东的重要门户、苏鲁豫皖边界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京九铁路贯穿全境,
南靠商丘陇海、京九黄金十字架,北依日东高速、菏泽新石亚欧大陆桥,德商
高速、菏兰高速、105、220国道、临商公路穿境而过,交织成网、四通八达。
港口运输方便快捷。曹县距日照港400公里,距青岛港550公里。
6、林业资源:曹县被中国林学会授予的"中国泡桐加工之乡"、"中国杨木加工
之乡"、"中国柳编之乡",全县林地总面积85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289万立方
米,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桐木市场、华东最大的条编市场,各类木材、杞条加工
企业、加工户达2万家,年加工量400多万立方,年产值40亿元。距曹县50公里
的菏泽海关、商检、动植检机构设置齐全,并设立了直通关。
7、芦笋资源:曹县是全国芦笋生产第一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芦笋加工之
乡",芦笋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采笋面积10万亩,年收获鲜笋10万吨,加工
企业11家 ,年产值6亿元。芦笋含有17种游离态的氨基酸、维生素、大量的微
量元素、丰富的组织蛋白、叶酸、核酸、硒等,是世人公认的抗癌药物。
8、畜牧资源:曹县是全国有名的畜牧大县,是全国活牛出口基地县、青山羊
生产基地县和秸杆养牛示范县、中国首次规模化克隆牛试验基地和中国首批本
土克隆牛诞生地,全县大牲畜存栏26.5万头,生猪53.1万头,羊140.4万只,
肉类总产7.4万吨 。曾获取养牛总量、秸秆养牛、良种牛育种三个全国农区县
第一。曹县的鲁西黄牛、青山羊是全国有名的畜牧品种,牛羊皮张质地细腻、
便于分割,全县的年产值11.5亿元,带动全县60%以上的农户从事畜牧养殖
业。
9、棉花资源。曹县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90、91、92年曾经连续三年棉
花产量超过百万担,是全国江北第一产棉大县。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80万亩,
产量80万担,棉花资源十分丰富。
10、人文景观。曹县古称北亳,后称磐石镇,建县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
年)。公元前1700年,商代开国帝王成汤灭夏后,建都于此,成为商朝早期的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历史学家称为"华夏第一都",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
祥地之一,商都文化开发已列入山东省总体规划,汤王墓、伊尹庙、箕子墓正
在开发修复中。 在这块土地上,先后养育了治水英雄大禹、第一个奴隶出身
的宰相伊尹、古朝鲜第一个国王箕子、哲学家庄子、军事家吴起等一批叱咤风
云的帝王将相和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专家学者。曹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风
淳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素有"戏曲之乡"、"举重之
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的美称。周边2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菏泽、商
丘、徐州、濮阳、新乡、开封、济宁、聊城、枣庄等十余个地级城市,总人口
近1亿人。
11、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曹县农村劳动力人数达60万人,其中一半
为富余劳动力,具有勤劳、朴实、能干的特点,18-30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
程度的完全劳动力超过18万人,素质相对较高,易于培养,用工成本低,人均
月薪在700-1200元之间。
四、经济资源
1、经济总量:曹县(青岛)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辖25个行政村,2.8万人,2005年底,
园区入驻企业98家,投产企业67家,规模以上企业18家,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3
亿元,销售收入16.6亿元,上缴税金9454万元,出口创汇9131万美元。
2、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已形成林业、畜牧、芦笋蔬菜、草条工艺、粮油食品、棉
纺口品、精品化工、灯饰八大主导产业。其中林业、芦笋、畜牧三大产业在全国占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国著名的"芦笋之乡","泡桐加工之乡"、"林木加工之
乡"、"条柳编之乡",是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中国首次规模化克隆牛实验基地。
3、龙头企业。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是我国首批本土克隆牛的诞生地,被国家科技部、
农业部、质监 总局命名为国家主要技术标准化研究示范企业和基地。圣奥化工公司
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菏泽市第一个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全国最大的橡
胶助剂生产企业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曹县百隆纺织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
色纱纺织企业。新宇铜管公司隶属规模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河南铜业总公司,产
品铜内螺纹盘管达到国际技术水平,成为海尔等企业的优秀供应商。
五、优惠政策
曹县是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的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试点县,进入园区的项目在立
项、建设、融资和用地等方面享有特殊的优惠政策。
1、土地政策。凡新上生产性项目,投资方需要以出让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的,每亩
费用3万元。出让土地在使用期限内,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参股、入股或继
承。到工业园区建立"园中园"的开发者或投资者,引进的一切项目均享受园区优惠
政策。
2、税收政策。新建生产性企业,自投产之日起,产品增值税的县级财政留成部分,
前两年给予70%的扶持,后三年给予50%的扶持;企业所得税的县级财政留成部
分,前两年给予100%的扶持,后三年给予50%的扶持。出口企业享受国家、省关于
出口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3、标准厂房使用政策。年纳税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以由园区管委会根据需
要提供一定规模的厂房,无偿使用。
4、"零收费"政策。对进入园区的生产性工业企业,实行税外无费,市级以下财政征
收的规费全免。
5、投资额特大的生产性工业项目,根据项目建设情况一事一议,享有更加优惠的
政策。
六、服务环境
按照"进一家门办成、收规定费办完、按承诺日办结"的要求,成立了"一门受理、并
联审批、一口收费、按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共有公安、工商、交通、城
建、交警、国税、地税、建工等30个单位进入办理,办理业务217项。园区管委会对
入园项目实行全程代理服务制,全程无偿办理各种手续。
七、治安环境
园区设有园区派出所,装备齐全,出警迅速,对入园企业实行重点保护。
园区园区管委会对入园企业封闭管理,挂牌保护,没有园区管委会的同意任何单位
不准到企业进行检查、收费。并对入园企业推行服务公开承诺制,对服务内容公开
承诺,接受企业监督。
园区设立了企业投诉中心。入园企业如果对园区工作人员服务不满意,对政府职能
部门工作效率不满意,可以拨打投诉电话或直接到园区投诉中心进行投诉,投诉中
心限期办结。
八、社会氛围
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举全县之力建设园区"的战略决策,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建设园区,在群众中开展"人人都是投资环境"教育活动,把外商看成是上帝,一切
为了外商,为了一切的外商,为了外商的一切。园区工作人员始终把招商看作是责
任,把亲商看作是觉悟,把安商看作是水平,把富商看作是目标,积极推行公开承
诺制、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为企业进入园区搭建"政策平台"和"服务平台",
不折不扣地落实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入园企业实行全程代理服务制,即:从
项目的洽谈、合同的签订、公司的注册、项目的建设、生产的环境以及企业老板的
生活、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以最大的诚意引商,以最优质的服
务留商。
联系人:刘先生
电话:13382507029 |